走进明心柑园

心平气和  事事圆

新会位于,北有圭峰山系,东有牛牯岭,西有古兜山脉,“三山环抱”所造就的“峡谷小气候”对柑橘的生长极为有利,为新会柑的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。

22.05° N, 112.47° E

广东新会

明心柑园位于江门市新会区茶枝柑的核心产区,在东甲、天马、茶坑、西甲等新会柑种植核心区都有种柑基地,总面积达3100多亩。

其中有1000多亩为纯种圈枝柑,根据生产需求,明心柑园还在不断扩充种植面积。

新会区内西江和潭江交汇,每年汛期,西江将远至云贵高原的土壤随洪水带到新会银洲湖,与潭江水交汇,形成独特的灌溉用水。

而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3、4月汛期前,西江、潭江径流减少,南海海潮倒灌,形成每年一次的咸潮,含盐量达3~9‰,因此水土成分中有海水的元素。西江洪水、潭江潮水及海水“三水融通”的水土特色,决定了新会土壤的独特性。

同时,新会属微丘平原区,北有圭峰山脉、东有牛牯岭山脉、南有古兜山脉,环抱着银洲湖及其平原区,形成独特的“湿盆地”的小气候,再与季风气候结合,形成显著湿热、湿冷季节变化。这样的条件,使陈皮陈化的过程有明显的节奏,陈化后芳香浓郁。这种“湿陈化”条件,是其它地方所没有的。

以江门市新会区熊(ni)子塔为中心,凡能眺望到茶坑凤山熊子塔(又称凌云塔,位于茶坑村)的柑园,都产出质量上乘的茶枝柑,这些地方也被称为新会茶枝柑的“核心产区”。

目前,新会茶枝柑的核心产区有五个:茶坑,天马,东甲,西甲,梅江。以上五地的附近一带,处咸水和淡水交界,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,土地肥沃,有机质丰富,灌溉用水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质,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,使这里的柑果香气、滋味都较非核心产区更加纯正、厚实、持久。 

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,新会的柑果品种——茶枝柑分为驳枝柑和圈枝柑。传统观点认为圈枝柑为最正宗纯种,以圈枝柑制作的新会陈皮非常稀罕,收藏价值甚高。

圈枝柑,就是选母树上生长旺盛、挂果率高的枝条进行圈枝移植。因为是在母树上“圈枝”,故此也称作“原枝”。

在过去的几百年前,柑农都是通过圈枝的技术来进行繁殖,所以圈枝柑保留了最正宗的基因及特殊优点:果实偏小、果皮较薄,柑油成分高,口感香甜耐泡。因此,可以说圈枝柑是新会茶枝柑中“血统纯正而古老的贵族柑”。

由于成本投入大,产出少,圈枝柑的价格较高,市场上的供货量也比较少。来自新会茶枝柑的核心产区的圈枝柑果更是少之又少。

明心柑园三面环水,地处银洲湖、西江、潭江“三水相汇”后连接南海,咸水和淡水交界处,灌溉用水是既有海水成分又有淡水补充的特殊水质。周围环绕传统的种养植区域,远离污染源。

种植过程严格依照生态种植方式进行。种植之前的园地,均经过土壤取样检测重金属含量,凡重金属超标的园地一律不作为新会柑的培植用地。

即便是符合检测标准的园地也要先空置半年,任其自然长草之后再深耕,深耕后埋入大量的有机肥,以保持土壤有充足的肥力。施肥之后要还须闲置一年,才能开始种植新会柑。

明心柑园目前以不施化学肥料、不打化学农药、不施化学激素的自然生态方式种植,还组织专家研发了适合新会柑生长的酵素,与有机肥配合使用。

种植过程中,实施人工除草、物理防虫、生物防治等措施,有效防止对柑果的二次污染。

优质的圈枝柑品种,加上科学的种植方式,明心柑园生产出的零农残圈枝柑果,是目前市场上绝无仅有的优质产品。


因此由这些优质柑果制作而成的“新会陈皮”、“陈皮白茶”、“柑胎香囊”、“圈枝小青柑”、“大红柑”等纯天然、无污染、高品质、安全营养的有机产品,一直深受广大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。 

明心生活艺术
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

图丨文

明心

原创图文欢迎分享

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「明心生活艺术」



明心山庄

广州市白云区广陈路1688号

明心柑园智慧仓储

江门市新会区城南工业区明心柑园智慧仓储

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

江门市新会区会城潮兴路60号之一